March 29, 2024

曾耀輝居士結法緣 – 談禪修 介紹出入息觀

曾耀輝居士講 2016 年 1 月 31 日於金佛聖寺
* 禪修 介紹出入息觀 – MP3
 


 
在開始之前,讓我們先來闡明動機:就是,為了利益遍佈虛空的有情眾生,能夠去除一切的苦,遠離所有的苦因;因此今天和大家聚集在這裡,互相的學習。

各位法師,各位佛友,今天在這裡,要向大家介紹的是「出入息觀」,也叫「安般念」;這是佛陀在《大念處經》裡面的教導,這個傳承的教導,一直都沒有間斷的,流傳到今天,也形成了好幾個不同的指導方式;而我所熟悉的這個法門,也只是其中的一個;它是修習四念處的基礎,也是進入實修的重要基礎。

我現在講的這篇筆記,它的教導,是來自一位斯里蘭卡的老禪師,我的恩師Amatha Gavesi。跟隨他老人家的教導,學習之後,才改正了我以前的許多錯誤,(以前都是自己在吂修瞎練,和對禪定的許多無知)。他一開始就教導我們,訓練「專注力」和「正念」;要我們很清楚禪修的每一個步驟,他要我們把禪定修好,才開始修觀,他認為沒有禪定力就去修觀,是在浪費時間。這跟我以前所接觸過的禪修法門,有很大的不同。

在這裡,我介紹的內容,大部分都是他給我的教導。他經常強調,佛陀教導這條解脫煩惱,證悟涅槃的道路,是一條非常理性的,實用的,能夠實踐的道路;在修的過程當中,每一個階段都能讓你自己很清楚,很有自信的完成目標。這不是一條盲目的道路,因為在修持的過程中,你自己將能確信已達到了,已完成了某個進度。

在實修的開始,我們學習觀呼吸的正確方法,它的要點和步驟;同時也學習兩種基礎的觀想訓練:就是對自己的身體修「不淨觀」,還有一個是修「慈心觀」;這兩個是在對治兩種極端的煩惱:貪著和瞋恚。世俗人所落入的兩個極端:在每個世俗人的生活當中,對所滿意的事情,生起執著、貪戀的心;對不如意的事情,產生厭惡、排斥的心。這些在我們的過去世一直以來,不斷的反復灌輸形成的業習。直到如今,整個意識完全受控於這些習氣,被強而有力的習氣牽著走。以致現在,相當困難的要將心念專注在一個境來入定。那麼,現在要挽回、要糾正,就要用正確的觀修方法來對治,來克服這些業習。

對治貪戀執著的習氣,我們修三十二「不淨觀」,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對自己的身體,是最照顧,最執著的。如果我們把自己的身體,來做一個詳細的分析,看清楚它的狀況,看清它的真面目;我們將因此確信自己過去的錯誤,所貪愛的身體,原來它的真相是如此。內心對身體的執著,就會漸漸的減弱,這種放下執著的心情,隨著串習的力量,就慢慢的擴展起來。

接下來,是這個「慈心觀」;同樣是習氣,令我們跌入另一個極端:遇到不如意的事情,生起瞋心;對事情產生厭惡、排斥的心態,這就要用慈心觀的修持來對治,逐步的把心態調整得更理性,更溫順和諧。就是這兩種的練習:對治貪愛執著,我們修不淨觀;對治瞋恨心,我們修慈心觀。

這兩種觀修,在進入實修的開始階段,是很重要的。我們當年在學習禪修時,就要同時作「不淨觀」和「慈心觀」的練習,在當地的靜修期間,早晚都要各作一次,甚至要多做幾次練習;因為這個要依照自己的狀況,把心態調整到非常安詳、平靜,再來修「出入息」。

剛才說過,這兩種練習,是在對治兩個對立的煩惱:貪著和瞋恚;雖然說目前的階段,是在修定,是在培養「專注力」,而不是在修觀,不在斷除煩惱的階段,但是要知道,貪和瞋這兩個,是入定的大障礙;佛法所說的五蓋(昏沉,欲貪,瞋恚,掉悔,疑)這五個障礙入定的煩惱,只有當它們不存在時候,才有入定的條件。再說,這兩個觀想都是屬於修定,在專注觀想的過程裡,它也可以把我們帶進入定的狀態。

在靜修營學習期間,我們還經常做一種練習:就是行禪,所謂的經行;就是用很慢很慢的步伐來回行走,把心念放在腳上所有的動作,很專心的,很清楚腳步的移動,接觸地面的感覺,清楚的知道腳步停止,知道正在轉身、正在回頭走,所有的動作都要很有正念,很清楚的被知道。我們在休息的時段,就經常這樣的來回練習,學習正念專注在當下的一切動作。這樣的經行,尤其是在入座之前,先練習10到15分鐘,效果非常好。

回來說這個觀呼吸法門(安般念),老師父告訴我們他的看法,他說佛陀修持這個法門,早在他證悟涅槃之前,那時,他已經修到進入了第八個定;之後,在菩提樹下,他也以相同的法門,成就圓滿的佛果。雖然,佛陀時代的印度,婆羅門教印度教,都有各式各樣的修法;但是,這個是佛陀唯一注重的,要傳授給我們的法門。因為這個「安般念」的修法,它不只是將我們的心識,提升到高層次,它同時也在管制我們的心念。

這個心念、思想的源頭就在這個心,可以這麼說。心臟在整個生命中,有著重要的地位,它活動的情況就在影響著呼吸,呼吸的動作是根據心臟輸送血液到肺部而調整,心臟從身體回收帶著廢氣的血液,輸送到肺部,再換取新鮮帶氧的血液供應給全身,這個功能沒有一刻停頓過;當我們的身體在勞動時,在大量的消耗能量的時候,呼吸和心跳就會加快,心臟和肺部的呼吸,都要加快的工作,以補充身體的需要。

因此,同樣的原理,把它用在修行上;當我們把身體安定下來,把心專注在一處,因為這時候的身體,能量的消耗已經大量的減少,身體也越來越平靜了,心跳也跟著緩慢下來,我們的呼吸也就會越來越緩慢。但是,這個呼吸是否繼續的進一步的緩慢,而越來越微細呢?這就關係到我們還有多少雜念、念頭。要知道,起心動念也在消耗能量,尤其是腦筋的思維,它所消耗的能量,不會低過體能所消耗的。再比如,一個突來念頭或一個反應,所引起的情緒波動,馬上就會令我們的心跳、呼吸加快。

就是這些過程,它們之間的關係,跟我們的修持有著密切的關聯。就在這個法門的修持當中,都能被清清楚楚的觀察到。當專注力的提升,身心的變化:就是說,身心所產生不同的感受,在不同程度的專注力當中有不同的特性(禪支);每個階段(禪定的層次)我們都能很有自信,很清楚的掌握到;這是其他法門所不能相比的。

現在,談回這個修法,剛才說過,我們的意識長久以來,已經染上各種習氣,如今它所反應出來的,不是你想要的,而是呈現出這些習氣來;比如說,這個意識不能片刻安靜,它總是從一個念頭跳到另一個念頭,在尋找物件繼續思維;本來我們具有的六根感官,配合意識的作用,才產生念頭來看來聽;之後,如果你不想使用意識讓它操作,我們應該可以讓它休息下來,不生起念頭;但是現在,我們的意識不能停下一分一秒,不能不尋找物件生起念頭,這種習氣是如此的緊密、頻繁。當我們在思維時,我們不能在兩個念頭之間停留,我們從一個念頭,跳到另一個念頭。但是當你問:「是否我們的意識產生念頭來操作六根?」答案是「不」,我們偶爾由意識操作六根生起念頭,但更多的時候,是由眼睛耳朵(六根)所對的境界,產生的念頭;但是,都已經過去了,你並沒有讓它停下,你卻開始你的思維,一直的思維有關你看到的、你聽到的,一直不間斷的沒有停止。而這些都是在產生壞的習氣,就是這些煩惱習氣,染汙成我們今天這個樣子。

而今天這個樣子,也不是像石頭一樣堅硬,不能改變;它就是我們意識裡頭的煩惱習氣,被濫用的不良習慣;因此,我們所要做的就是: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意識。現在,我們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意識呢?。就是將它固定在一個目標,不允許意識隨它的習慣,從一個物件跳到另一個物件。就針對這些習氣,把心專注在一個點來練習,將所有的心念,都放在這個目標點上,而不讓它跑去其他的目標。這樣的訓練集中力,就是修定的方法。

這就是在對治這個意識散亂的習氣,沒有一刻停止的方法。現在要怎樣做呢?如果佛陀一開始就教我們將心放在一個點上,我們是無法做到的,為什麼呢?因為心念習慣在不同的物件之間跳動,這習氣的力量是如此強大,使我們無法將心專注在一個點上。因此佛陀說:念住….於你的對境;那什麼是對境?。對境就是看著呼吸時…氣息的進入和呼出。我們的心比較習慣這樣的事情,因為它有兩個物件;開始時就讓心念在一呼一吸之間跳動,在裡面知道呼吸是長是短,感覺它是冷是熱等等。

這樣一來,就符合了心識的習氣,而間接的,我們正在逐步的,將心識固定在一個點上,讓心識在一個點看入息,在同一個點看出息。所以,讓心識在一個點,來觀察呼吸的「進」和「出」兩件事,就能夠間接的,讓心專注在一個點上。繼續的這樣訓練一段時間後,你會發現這個專注的點..在內心形成一個映象,我們就在裡面繼續的專注呼吸。

做這個練習時不要抓得太緊,我們只要對入息保持覺知,對出息保持覺知,所需要的,就是這個「覺知」,這個覺知是來自我們的正念。

這個修法的要求也是很簡單的:就是儘量的放鬆身體,保持舒服端正的坐姿,然後溫和耐心的注意你的呼吸。就是這樣簡單。有時候我們會走神,發覺自己不能很牢固的看住呼吸的對境,當我們的正念疲弱的時候,不能持續的覺知入息出息的時候,雜念就會不知不覺的混進來,這些雜念就干擾我們的專注;但是如果你很細心,很有耐心的一而再的將心念帶回來,固定在一個目標點上,持續的專注呼吸的進出,全神專注在心中的這兩項活動,我們很自然的,慢慢就會進入了入定的狀態。

這是一個簡單的練習;要很自然的呼吸,呼吸也不能漫不經心。當我們的身體安定下來,我們的呼吸也就越來越微細,因為這時候的身體,已經不需要太多的血液供應,心跳因此也緩慢下來,往肺部輸送的血液也減少了,肺部因此只需要很少的空氣來供應,呼吸就自然而然的越來越緩慢,越來越微細。有時候,我們可能無法覺察到自己的呼吸。這裡要提醒的就是:這時候,不要再去尋找吸進和呼出的感覺,只需要保持正念的覺知;因為身體的這兩個出入息的行為,還是能夠被我們細心的覺知體會到的。

因此,如果你細心專注,即使呼吸變得很微細,我們還是能夠覺察到它的存在;如果它繼續的變得更加微細,你無法定位的存在,就將我們那覺知的心,固定在原來的位置,繼續的保持在那個位置,不允許這個覺知心識離開,跳到別的對境去。就是把心安住在那裡,繼續的在那裡保持覺知。就是如此。

這個安般念,觀出入息法門,在這裡是屬於修定的階段,它的運行過程,大概就是如此。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。 謝謝。
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