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敏居士結法緣 – 大雄大力大慈悲的太虛大師
林鼎堯居士結法緣 – 網路食藥謠言 2 – 案例
林鼎堯居士結法緣 – 網路食藥謠言 1
林柏邑居士結法緣 – 為什麼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
楞嚴咒七法會心得報告
2018年5月6日於金佛聖寺
恒懿法師:諸佛菩薩,師父上人,各位法師,各位善知識,阿彌陀佛。昨天我們《楞嚴咒七》法會全滿了,包括金佛寺網上和法會的集錄數據一共念了19955遍。我們發現有些人平時沒有怎麼來的,但是在《楞嚴咒七》的時候來的挺勤快的,連晚上都有來,所以我們就做了一些訪問。有一位是越南人,本來想讓他今天來講的,但是他有事今天來不了,而且越南話我們也聽不太懂,大概要猜一下加上一些解釋,就是他每天都頭痛,來參加法會以後他每天都睡得很好,所以他就每天都來。還有一位晚上也來,他是個年輕的男居士,他一直有頭痛的問題,而且是劇烈的頭痛,他來了金佛寺以後頭痛就好多了,他來念〈楞嚴咒〉就不頭痛,一出去金佛寺頭又痛了,但是他說越來越好。所以我們今天就想問一下大家對〈楞嚴咒〉有什麼感想或者什麼感應,請大家踴躍上來發表,給大家一些鼓勵。第一位要講的是我旁邊翻譯這位──
…
黃鈺惠居士結法緣 – 我與金佛寺的因緣
黃鈺惠2018年1月14日中午結法緣於金佛聖寺
* 我與金佛寺的因緣 – MP3
大家好,我是 Janice,我來自臺灣,在 2010 年底的時候來到溫哥華工作,之後和先生結婚就繼續留在溫哥華。在臺灣讀書時候主修美術工藝,同時在校外學習鼓樂。畢業之後因為喜歡樂團的工作就開始跟著樂團演出和教學,最忙的時候曾經在臺灣甚至海外教學鼓樂、演出,最常搭乘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和飛機,從臺灣最北到最南以及海外,都有我鼓樂教學的足跡。
在臺灣一直工作到我快要 30 歲那年,覺得自己在一生當中應該要到海外打工度假一次,就在 2010 年申請了旅遊工作簽證來到溫哥華,從事臺灣文化籌辦活動,在結束溫哥華的工作簽證後,因為工作期間認識了金佛寺 GBM TAIKO 的一位夥伴,他知道我對鼓樂非常有興趣,便引薦我參與金佛寺鼓隊的練習,因而開始了我和金佛寺的緣分。
在金佛寺鼓隊 GBM TAIKO 練習過程中,認識了一群喜歡鼓樂的夥伴,也更進一步認識了金佛寺的法師們。雖然我在成長過程,家中從小就是在一貫道的環境長大,爸媽在我出生之後就讓我求了道,小時候常常跟著爸媽到一貫道的佛堂,與金佛寺的佛教禮節較沒有接觸,但是來到金佛寺,卻一直都覺得和小時候跟著爸媽到佛堂一樣,覺得的熟悉、輕鬆自在、有家的感覺,都不覺得陌生有距離。之後也慢慢的有機會參與金佛寺的活動,像是參與 GBM TAIKO 的演出,後來還因為法師給我學習的機會當了敬老節主持人,甚至現在可以每月來到佛寺煮飯等等,都豐富了我在溫哥華的生活,不只充實還很有意義,很感恩老天爺讓我在溫哥華可以遇到這麼多善能量的朋友。
因為喜歡打鼓,而有機緣來到金佛寺,也常常讓我想起我的鼓樂啟蒙老師告訴我的一句話,他說:打鼓就像修行;打出的鼓聲聽起來是否專注,演奏出的鼓聲同時也反映了自己身心靈狀態,聽見自己鼓聲的同時也如同照鏡子一樣的看見自己。覺得修行不分宗教信仰、也不分宗門別派,道理都是相通、一樣的。
來到溫哥華一直讓我覺得最感恩、開心的,就是在金佛寺認識了一群佛心來的朋友和法師們,也很感恩仲法師、感恩近育師,因為法師們的包容、關愛和提攜,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、很有福報,期待有一天,我也能時常成為能夠帶給其他人幸運、延伸大愛的人,謝謝大家。
王平悉居士結法緣 – 佛七心得分享
王平悉居士2018年1月6日結法緣於金佛聖寺
* 佛七心得分享 – MP3
諸佛菩薩,宣化上人,各位法師,各位善知識:
懿法師叫我來講幾句話,我那個時候覺得:「啊,講話,講什麼話?」她說:「來參加佛七,你的感覺是怎麼樣啊?講講嘛。」
其實我已經有過經驗,我就不敢推了。為什麼不敢推呢?法師第一次叫我做翻譯的時候,我就說:「不行不行。佛法上面的名相太多了,我又不熟悉,這是很難的,我不一定做得好。」所以我就推掉。
但是第二天在廚房幫忙的時候,一位師姐忽然之間告訴我她的過去事例。她說法師叫她講法,她也是很緊張,說不曉得怎麼講,她就拒絕了。拒絕了之後沒多久,另外一位法師又去叫她,她也拒絕;但是那位法師就跟她說:「其實妳不要拒絕,法師叫妳做什麼,妳應該試試看。妳拒絕呢,其實不是很好。」她回心一想,就知道自己不對了。所以她立刻就跑去跟第一個叫她講法的那個法師懺悔。
我從她的經驗中反省,為什麼她忽然會講這個呢?我就覺得這其中有要我學習的地方。所以法師再叫我做翻譯的時候,雖然內心真是很不夠信心的,但也只好勉力試試看。
其實在這邊道場,我發覺蠻多這種奇妙的,很巧的事情會發生,讓我會去想。但是因為沒有很多時間,所以我就不講了。
此外,我發現這個道場有一種很奇妙的氣氛。怎麼樣呢?法師們都是很慈悲的,她們沒有給你們很多的規矩,也沒太說要怎麼樣。但是大家就是都知道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,好像都很懂的。在廚房拖地啊、清潔啊,也沒有什麼人說你要怎樣怎樣,大家也都很熱心的去做。
我感覺到這真是一個和合僧團一起共修,同修道友之間的一種默契。一個道場可以營造到這種的氣氛,是很不簡單的。這點我非常隨喜讚歎!大家都有這份心在這邊學習,也有這份心在這邊付出。
我再要講的是我在佛堂念佛的一個感覺。因為這邊的氣氛不是那麼緊嘛,其實是很容易鬆散掉的;但是我發覺,如果你一提起來,自己把心收攝回來的話,其實是很容易的。很容易就把心又收回來,但我覺得這不是我自己的功夫。
因為我有時候也會在其他地方打佛七,我可能要經過兩天、三天才可以去到那種狀態。但是在這裏,我發現「哎,好像這麼快啊,很容易這樣子。」我感覺這是這邊的法師和大衆長期在這邊修行,凝聚下來的一個磁場、一種氣氛,令人很容易攝心。
我很想講一句的就是:這是一個很難得的道場,大家要好好的珍惜這個道場,好好的在這邊修行。我們都是凡夫,外面的事情又那麼多,難得來到這麼清淨的道場,要趕快把這個妄心,我們一直顛倒輪迴的心要把它抓回來,要皈依三寶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
鄭果珠居士結法緣 –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
鄭果珠居士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中午結法緣於金佛聖寺
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居士:阿彌陀佛!我的法名是果珠,今天和大家結法緣,我今天要講的就是《佛説阿彌陀經》。
佛,就是釋迦牟尼佛,在周朝昭王二十六年、甲寅四月初八日出世。十九歲出家;三十歲得道成佛後,到各處説法、勸化世人;在七十八歲入涅槃。
「涅槃」是梵語,就是不生不滅。就是佛所證的真如實相,當教化的事情完畢,佛即入涅槃。 …
江蓮影居士結法緣 – 談長者之道
江蓮影居士 2017 年 12 月 3 日中午結法緣於金佛聖寺
諸佛菩薩、師父上人、各位法師、各位善知識:大家好,阿彌陀佛!我是阿蓮,我今天跟大家結法緣。
我今天所講的題目是從《智慧之源》來的。我所看到的文章題目是〈長者之道〉,是由一位法師(近果法師)在法界佛教印經會的敬老節裡爲長者而説的。我看後覺得很有意思,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。 …